Q1. How far is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the most important human goal?
追求快乐是不是人类最重要的目标?
这次的第一题是一个可能大家都想过,但是无从下手的哲学题目,关乎享乐主义(Hedonism)。在考场上时间有限,很多考生会觉得并不是很好想例子。大家都希望能拥有幸福快乐的生活,可这道题有一个极端的限定词,问我们幸福快乐是不是最重要的目标。也就是说,这道题默认人类还有其他的目标,比如追求生存,追求知识,追求经济发展,追求道德/社会公平正义等等,有些时候追求其他目标可能短暂牺牲人们的幸福和快乐,或者需要大家完全放弃对快乐的追求,取舍之间,我们是否要坚持我们想要快乐生活的初衷?
要答好这道题,大家首先要避免列单子式的答法,或是说在整篇文章中仅是罗列人类的目标有哪些,大家需要不断对比对快乐的追求和对其他事物的追求。如果想说追求快乐是最重要,是不是因为对幸福的渴望贯穿人类的一切行为,其他的追求都为达成幸福快乐?或者有没有可能对幸福的渴望是人类最基本,最不可替代的本能,没有了快乐其他一切都是空谈?得到了快乐,其他的一切都水到渠成?如果大家想说快乐不是人类最重要的目标,那么是不是追求快乐的过程中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后果?个体对快乐的追求是否彼此冲突,或者阻碍社会发展?责任和义务是否比快乐重要?为了实现精神的升华以及集体的进步,我们是否需要学会忍受痛苦?大家需要明确的比较标准来衡量快乐的重要性。
这道题还需要大家对快乐有细致的分类讨论。人类可以享受肉体或者物质带来的快乐,也可以追求精神或者非物质价值带来的快乐。大家可以从宗教教义,历史事件,当下消费主义中举例,或者引用一些经典的哲学思想实验,比如诺齐克的经验机器 (RobertNozick’s experience machine),总的来说,答这道题的考生应该不多。
Q2. ‘Scientific advancement breeds complacency.’ How far do you agree?
科学的发展让人们骄傲自满,你同意吗?
对科学技术感兴趣的同学可能今年有些失望,因为12道题目里只有一道关于科学,所以今年可能是科学和技术类题目的小年,这道题的关键词是骄傲自满,我们需要对其有具体的定义和诠释,和对科学类学科本质的理解,是不是因为科学的成就让人类认为我们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包括自然灾害,资源的匮乏,甚至是对死亡的恐惧?从科学的发展历史来看,科学的兴起仿佛也预示着宗教逐渐失势,是否表现人类已经强大到不需要宗教/神明?在根本层面上,科学的发展仿佛给了我们理论基础还有方法去找到所谓的宇宙真理,去驾驭,掌控自然和宇宙,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一种高傲?
另一方面,骄傲自满的反面是谦逊,在某种程度上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也让人们变得谦逊,比如说很少有有科学家会说自己已经掌握宇宙的真理,大多数科学家们也都欢迎他人证明自己的理论是错误的,或者提出相反的可能,找出相悖的实验结果等等。还有一种情况- 有没有可能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能用利用科学方法证明我们不可能知道掌握宇宙真理,或者人类文明可能是巧合,或是运气,并没有什么意义或者目的(cosmic pessimism),从而认识到自身的局限?这道题可能会有一些同学尝试答,但总体上选这道题的考生不会很多。
Q3. ‘Power these days lies more with the people than politicians.’ To what extent is this true?
当今世界的权利更多在老百姓手中,而不是政治家手中,在何种程度上这句话是正确的?
这是一道紧跟时事的题目,也是社交媒体的发展以来社会学者在讨论的问题,传统意义上的权利往往掌握在政府,或者政治家手中,但当下网络普及,信息爆炸的时代貌似会改变权利的分配。要答好这道题,大家首先要明确当今世界的特点,它和10年前,或者20年前的世界有什么不一样,有了哪些新的发展?其次,大家要注意这是一道需要比较的题目,所以大家在每一段中需要明确比较的根据,或者说标准。这是一道老百姓和政治家的比较题目,所以大家不用去探讨权利是否在资本家手中,否则容易跑题。
如果要同意这个观点,大家可能会想到互联网上的人肉搜素,或者欧美的取消文化 (Cancel Culture),身份政治 (identity politics/BlackLivesMatter),这些例子的背后往往都有群众拒绝服从,曝光社会不公或者当权者的违法行为,对权利有所挑战。但大家首先要分析是什么让老百姓当下有了能力去挑战权威,而10年前却做不到?是他们受教育的水平增加了他们的参政意识?互联网的普及让群众的声音变得不可忽视?民主,平等思想和制度的传播限制了政治家的特权?或者说政治家当下更多奉行民粹主义(populism),在努力讨好群众?
从另一个角度想,当今世界的权利也许依然在政治家手中,可能并没有变化,或者甚至他们比之前拥有了更多的权利。政府是否意识到了互联网对社会稳定的挑战,而出台了相关政策遏制来自群众的挑战?有没有可能社会大众的基数太大,人们很难达成共识,在互联网上的争吵是内耗,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群众的力量?由于这道题强调是当下的世界,所以大家在举例时最好是最近3年的例子。
Q4. To what extent has social media devalued true friendship in your society?
在你所处的社会中,在何种程度上社交媒体让真正的友谊贬值?
这道题的几个关键词需要大家思考,比如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然后这个真正的友谊怎样贬值,或者不如以前有价值了。这道题的问法很特别,它并没有说社交媒体摧毁了真正的友谊,朋友变陌生人/仇人,而是说它是否让真正的友谊显得没那么重要,或者人们不再珍视自己的朋友,换句话说,真正的友谊还存在,只是没以前那么有价值了,大家答题的时候需要注意题目的措辞。
一种可能性是社交媒体创造了一种更有价值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代替了传统友谊的一些功能或者实际用处,比如社交媒体让人们很方便可以寻找和自己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或者和自己在同一行业的人脉,而这些是传统友谊很难提供的,人们从而更专注社交媒体上的联系,而不是所谓的友谊,有了互联网之后也不再需要和朋友打发空闲时间。这个“价值”不仅仅是金钱以及实际上的考量,也可以是心理层面的满足和快乐。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也可能让真正的友谊更有价值,更难得。一方面很多知心的朋友也会用社交媒体保持联系,巩固友谊,增加友谊的价值,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的空洞也会让人们更渴望真正的友谊,或者说这个浮躁的时间真正的友谊反而更难得,更可贵。这道题也是每年两道关于你所处的社会中的一道,大家可以写中国也可以写新加坡,但需要明确自己所处的社会,有具体的社交媒体平台的例子。
Q5. To what extent is charitable giving desirable?
在何种程度上慈善捐赠是被人们所期望的/有好处的/可取的?
一道稍微有些在意料之外的题目,问法也很宽泛,可以想到很多相关的议题,所以有很多可行的论点,但大家需要有具体的例子或者慈善机构。首先,慈善捐款,或者成立基金会,是社会责任感的表现,是鼓励生活比较富足的人们去感恩自身的运气和体会他人的境遇,这会增加社会的凝聚力和温度。其次,很多国家都严格规范慈善组织的活动,必须出于自愿,不以商业盈利为目的,并且会有严格的资金走向审查,确保被捐赠的钱款、物品落到最需要的人手中。再次,大家也可以结合当今社会的收入不平等,思考经济条件优渥的人是如何积累了财富,他们是否有道德义务去捐赠自己的财产,回馈社会,缩小贫富差距。
另一方面说,慈善活动也不完美,甚至也有学者反对,比如被捐赠的物品可能并不被需要,捐赠者并不了解社会底层或是地球另一端人们的需求,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其次,即便有严格的规定,还是存在慈善机构滥用人们捐赠的钱款和物品,或者滥用慈善机构的名义逃税,一旦曝光,往往会引起很大社会反响,摧毁人们彼此间的信任。我们也可以想想被给予者的生活现状,有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捐赠的行为也有可能只能短暂帮到他们,但长期来看他们的经济状况可能没法得到改变。
Q6. ‘Films are concerned with escaping fromtheproblems of everyday life, rather than addressing them.’ Discuss.
电影让观众逃离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电影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你同意吗?
这道题是比较常见的一道题目,过去二三十年的GP考试中,电影和逃离主义(escapism)的关系出了很多遍,平均每三五年就有一道类似的题目,有时也会问电影是不是就是为了娱乐大众,所以对电影感兴趣的同学应该对此类题目有所准备,不会感到意外。大家要注意不要一味举例,而是要分析为什么电影让大家逃离每日生活中的问题,是不是因为电影的观看体验– 人们短暂放下生活中的问题,进入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电影院),沉浸在硕大的屏幕前?也有可能是因为电影的内容- 为了达到商业上的成功,大部分院线的电影是不是都不是关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而充满了科幻元素,虚构加工,还有超级英雄。
电影大多是虚构的,提前拍好的影像,但其能够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所影响,甚至鼓励人们去面对这些问题。在每个电影有没有导演,编剧的动机;电影中的情节,人物也说不定有相应的现实形象,或者说人们不可避免地脑补这些形象;电影中的人物也会启发人们离开自己的舒适圈,寻找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等等。
要答好这道题,精彩的例子必不可少,不管是超级英雄类的电影,还是人物传记,历史事件,以及小成本独立电影,一篇文章内最好都有所涉及。这几年兴起的流媒体也可能对传统影院有所冲击,改变了我们的观影体验。还有就是这道题专门强调了每日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大家也得明确当下的人们每日生活中会遇到什么问题- 工作压力,学业/事业发展,还有家庭关系,身体/心理健康?会有不少考生答这道题,但总体来说这道题不会是最受欢迎的题目。
Q7. ‘What an individual eats or drinks should not be the concern of the state.’ What is your view?
一个国家/政府不应该干预一个人吃什么或者喝什么,你怎么看?
这是今年很有趣的一道题目,想想也的确结合大家当下的生活,人们的饮食带来很多健康和社会问题。学H2经济的同学要注意,虽说相关的经济理论,比如市场失灵,可能会帮大家想出一到两个论点,但要记得在GP的文章中不要引用经济学的专用术语或者名词,更别画图。
除了经济,市场失灵这一方面,大家还应充分考虑个人自由,还有政府该不该被赋予干预吃喝的权力。往年的A考还出过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婚姻自由,公民何时组建家庭,甚至是生几个孩子之类的问题。从公民自由和政府干预的角度想,这道题的范围很广,还有着一个关乎道德/价值观的判断,关乎政府该不该这么做。大家要注意该不该和能不能/是不是非常不一样,某人有能力做某事不代表这个人应该做;同样,某人正在做某事不代表这个人应该做这件事。回答该不该类的问题,需要讨论一件事的后果好坏,本身行为的动机,还有相关责任以及义务。
回到这道题,大家可以考虑政府有着什么责任或者义务,是为了公共利益,保障民主自由还是让选民开心?政府的职能需要有限制,还是要尽可能让政府协调人们的日常生活?个人的饮食是否是个人不容侵犯的选择,只要是合理合法所购买的食物,他人是否可以干预?大家再举例时也可以想想食物,饮料的分类,有哪些是非法的,还有哪些是会上瘾/造成健康问题的。
Q8. Is news today reliable?
当今的新闻还可信吗?
有可能是今年最受欢迎的题目之一,因为关于假新闻的主题很多初级学院都有帮学生准备,相关的例子也不少,关于新闻媒体类的题目往往也吸引大家去写。既然写的人多,那么这道题阅卷相对可能会严格,阅卷人会想区分不同答案的质量。要答好这道题,大家要注意不要一味罗列假新闻的例子,而是去思考为什么当下的新闻变得不可信,到处都是假新闻。是不是因为互联网的兴起导致制造假新闻的成本下降?互联网上的新闻又有什么特点,记者需不需要专业的培训,甚至读者是否知道新闻的作者是谁?有没有可能是相关监管的缺失,导致了假新闻的泛滥?
大家也别一味只写互联网,今天的社会还有很多其他的特点,比如社会的分裂,收入不均,世界格局转变,科技公司的垄断,大数据的应用,在这些前提下当今的假新闻创作者有着什么样的目的?为何假新闻能够有效实现他们的目的?尽管题目很短,但却有意强调了是当下的新闻,大家要对当下的世界有大体上的理解和讨论。具体的例子最好也是最近3年发生的事件。
从另一个角度想,我们会不会对当今的新闻媒体太过悲观,会不会有很多有良知的媒体工作者还在坚持报道真相?相关监管部门是不是已经有所反应,出台了相关政策规范媒体行业?甚至说有没有可能随着当下自媒体还有短视频的兴起,我们的所接受到的新闻少了些平台或是编辑的过滤,而是由目击者直接上传,反而比以前的传统新闻渠道更接近真相?还有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能够更好分辨真假?
Q9. ‘The arts are nothing more than a luxury.’ How far is this true of your society?
艺术仅仅是奢侈品,在你的社会中是这样吗?
李光耀生前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演讲时曾说诗歌是个新加坡负担不起的奢侈品,这句话在本地艺术工作者还有学者中也一直被讨论,甚至有新加坡本地出版社发表的诗集就取名《一个我们必须负担的奢侈品》,有些无可奈何的意味,即是奢侈品,但同时大家也必须去负担。可能剑桥的命题人也在一直关注新加坡本地的社会现象,出了一道非常贴近新加坡,或者说新加坡式实用主义的题目。
大家首先要对奢侈品这个概念有自己的定义和理解,奢侈品往往是价格昂贵,售价远高于成本,只在商业圈开店,在特定场合彰显社会地位,普通人可能想要但很少购买的商品。如果说艺术对一个社会是奢侈品,大家要讨论为何社会大众消费不起?奢侈的究竟是艺术品的价格,对艺术欣赏,领悟的能力,还是说社会不能包容艺术里不主流的声音,对自由的向往,对过往的反思和对当下的批判?对艺术赏析和数理化解题哪种能力更重要,或者说对一个社会最基本的要求?
大家要注意这道题有一个极端的限定,是说艺术仅仅是奢侈品,大家需要尝试挑战这个极端的限定,奢侈品的反面是必需品,有没有可能艺术是一个社会的必需品,没有艺术就代表着人们某些根本的需求没有被满足?要答好这道题同样需要很多本地艺术创作者还有艺术展览的例子,因为题目没有具体说是哪一种艺术,所以也需要大家从多种艺术形式,像是诗歌,文学,电影,绘画等等,去找例子。
Q10. ‘Staging major sports events brings nothing but benefits to the host country.’ Discuss.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只会给举办国带来好处,你同意吗?
这是一道比较标准的题目,相信很多初院的模考也出过类似的题目,几乎每三年会有一道体育运动类的题目,往往会考察体育赛事的花费,运动精神,比赛和资本/赌博,或者比赛和政治/国家认同之间的联系。今年的这道题应该也在意料之中,但大家要注意这道题也有一个极端的限定,就是说举办体育赛事只给举办国带来了好处,也就是说没有任何损失,这一点上大家要有意识去阐明举办体育赛事到底有没有值得重视的坏处,或者长期无法偿还的成本,而不是简单罗列举办体育赛事的优缺点。
如果要同意这句话,大家需要尝试说明举办体育赛事带来的只有好处,也就是说有关负面的影响或者成本根本不值一提。有没有可能体育赛事带来的好处能在长远来看大大弥补短期的成本,对举办国长期的经济还有软实力提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些举办国是否已经获得举办大型赛事的经验,从而可以把成本最小化?大家可以关注风险还有相关成本的可控性还有短期性。
如果不同意这句话,也就是说举办一场大型体育赛事不可避免地会给举办国带来一些风险或者成本,大家需要寻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比如老生常谈的雅典奥运会和欧洲债务危机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举办一场运动赛事带来的机会成本,还有地缘政治/意识形态上的纷争。与之前相反,大家需要强调这些风险和成本的不可控性,不可避免的可能性,甚至长期遗留的问题。
Q11. Are global tourism and travel still necessary when everything can be experienced or achieved online?
当所有事情都可以网上体验或达成时,国际旅游和出行是否仍然必要?
这个一道让人想起当下世界旅行限制的题目,最近报道也有说新加坡是全球最渴望出国旅游的国家,应该会吸引喜欢旅游的同学作答。首先这道题有一个限定条件,是说大部分的旅游景点可以在网上被大家欣赏或者感受,这是这道题的假设,大家不用花篇幅去否定说大部分的旅游景点根本没法通过上网参观或者感受;大家需要讨论的是网上的参观或者感受是否足够,有没有什么局限。
旅游景点也可以算是有型的地点/场所,大家需要探讨身处某个旅游景点,呼吸着那里的空气,听着那里的声音,究竟和在网上看视频,听声音,看当地人生活的纪录片有什么不同。这道题的难点在这,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同意去到当地旅游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但却比较难说出究竟哪里不一样,或者说不可替代。大家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想,有没有可能身处的环境对我们的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有影响,改变我们的心情,让我们对场景有着更强烈的反应?大家也可以从经济的角度去考虑,毕竟国际旅游也会给民航带来收入。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国际旅行和国内旅行也有不一样的意义,不同国家的人们互相拜访也能表达友谊和信任。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网上的旅游经历,毕竟网上旅游,通过最新的投影、影音技术,可以让人们高效、快速游览很多景点,也省去签证的繁琐,省去很多开支。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大家不用去说当下全球旅游不必要由于健康/安全原因,这样写有可能就跑题了,因为题目给的大前提是网络的普及和体验,大家不管是否支持国际旅行的重要性,都不能忽略这个大前提,更不能换个前提讨论。
Q12. ‘Advertising is largely about persuading people to buy what they do not need.’ How far do you agree?
广告主要是关于劝说人们购买他们不需要的东西,你同意吗?
很有趣的一道题,关于广告,营销或者商业的本质,比如说我们究竟是否真的需要我们的手机有三个甚至五个摄像头,我们多少人能用到智能设备的所有功能,究竟“轻奢”这个概念是否存在,我们平时又交了多少智商税等等。如果要同意这句话,大家要对商业行为和消费主义有一定的讨论,比如企业的目的根本上是什么,为什么大部分商品都在不断更新设计,稍微旧一些的都要面临淘汰?广告究竟是在照顾人们的需求还是在过分创造需求,鼓动人们多消费,超前消费,甚至囤积?广告一般时间不长,它们都有怎样的特点,有着哪些潜台词,满足了人们潜意识里的哪些需求?因为这道题明确说到人们购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所以我们也可以谈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如何界定生活的必需品,可有可无,还有完全不需要的东西。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广告就是劝说人们买他们不需要的东西,我们是否低估了消费者的头脑?如果人们真的不需要某一个东西,那么他们是否还会购买,企业又是否真的有动力去生产?有没有可能广告只是起到提醒的作用,让我们意识到生活中一直被我们忽略的需求?广告也分很多种,有些是公益广告,也有教育相关的广告,如果把它们全部等同于创造虚假需求是否太过偏激?相信对广告感兴趣,一直有所了解的同学能给出很多生动的例子。